找到相关内容73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〈菩萨地〉来看菩萨道

    -15品,广述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等六波罗蜜(六度)以及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等四摄事,共有十项的实践,每一项又细分出九相:一自性、二一切、三难行、四一切门、五善士、六一切种、七遂求、八此世他世乐、九清净,其份量占整个〈菩萨地〉的四分之一以上,此中又以布施波罗蜜和净戒波罗蜜的份量最多,而「布施摄事」则归入「施波罗蜜」,并未别出。所以〈菩萨地〉把菩萨的重点摆在培养福德资粮和慈悲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247819.html
  • 识蕴

    ,对于今世后世皆能违损,俱得苦果,所以非善。已得的恶趣苦果,虽然对于此世能为违损而令身苦根尽即完,不能违损于他世,故非不善,但是无记的苦果。问:修行布施波罗蜜,财物尽时,有饥寒等苦,从什么理由说顺益...所以生起现行的时候少,不起现行的时候。由于所借外缘在和合上有顿有渐,故眼等五识,起五、四、三、二、一识生,或俱起不俱起,没有决定。第六意识,于内外两门转,虽然亦是粗动,但以缘内事理等亦有细相,所借缘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448279.html
  • 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在中土的流传

    思想的记载。直到公元世纪开始之后,大乘思想兴起,大乘经典(大般若经)出世,才有了一些与般若思想相应的记录。如(大般若经)第二会愿行品云:“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……作是愿言:我当精勤无所顾恋,修行布施波罗蜜,成熟有情严净佛土……我当精勤无所顾恋,修行六种婆罗蜜多,成熟有情严净佛土。”这是以修六度来严净佛土的说明。继而(华严经)出世,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,于功德云比丘处,说到了念佛三昧及见佛。在...

    于凌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5248578.html
  • 佛教十二宫星座的秘密

    于天。不得祠鬼神。不得视吉良日。不得调戏。不得慢恣有色想。不得有贪欲之心。常当念布施。欢乐欲闻经。念力学问敬重善师。心常拳拳不得有懈。若有比丘比丘尼过者。以坐席宾食之。   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》卷第四节录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布施波罗蜜品第五  若为布施,互相嫉妒,令家眷属,斗诤不和。不名布施。若为布施,讥毁乞人,汝今丁壮,诸根具足,何不自作营理生业,而求乞耶?!如是施者,不名布施。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751595.html
  • 释迦牟尼佛所发五百大愿

    千岁时,愿我长行菩萨道,对轮回不生厌烦心。愿以禅定力长期调化众生,以欢喜心使之行六度万行。   世尊所言无有相状之殊胜布施,我即以此行布施波罗蜜。生生世世中,无数众生以乞讨过活,我发愿以饮食、药物...转法轮及住世景象。   愿我能使败坏心相续众生、造诸恶业及舍弃善法之可怜众皆得以行持无上菩提;愿我能使此等众生皆行布施波罗蜜;愿他们所造善根均为无上菩提之因,从而解脱恶趣束缚;愿我能使此类众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0252760.html
  • “解脱道”与“菩萨道”

    ,亦劝他舍内外诸物,持此善根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诸有情平等共有,回向无上正等菩提,是为布施波罗蜜。”(大正7,479c29~480a5)  此经说:菩萨修布施波罗蜜要“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”,“大悲...、施者、受者不可得)才名为布施波罗蜜满。[21]  如果无法将“施物”观空的话,就容易分别布施的东西是或少,是精美或粗劣,是贵重或便宜。像这样执著施物实有的人,他还愿意将所得的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享吗?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1656081.html
  • 人生指南《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,法界梵音》(3)

    租税等。如是诸罪无量无边,今日克诚披露,求哀忏悔。以此忏悔功德,愿生生世世富贵尊荣,如意宝常能随身,降下种种珍宝,衣服,饮食之雨满足众生一切所求,成就布施波罗蜜。  (二)忏悔邪淫罪业  众生生死爱为...⑩舍(不为苦乐喜怒等所动)。而行此十德目之位,即称波罗蜜地。(见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卷四)  十波罗蜜,超脱三界苦海,次第证得十地果位之道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、方便、愿、力、智。由菩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557058.html
  • 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海尘菩萨所发的五百大愿

    众生,以欢喜心使之行六度万行。  世尊所言无有相状之殊胜布施,我即以此行布施波罗蜜。生生世世中,无数众生以乞讨过活,我发愿以饮食、药物、宝伞、宝幢、珍宝等给予此类乞丐,且以大悲心不希求果报赐与他们。愿...菩萨道众人任谁亦无法布施之物,我愿舍弃。无数生生世世,为获菩提,愿我能行布施。不惟自己布施,也能劝众人布施。  愿我以种种难行之行,持清净戒律,行净戒波罗蜜。  愿我于难忍对境中,行坚韧、安忍波罗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1261978.html
  • 任继愈:汉唐佛教思想论集(2)

    内部的争吵,这里不去为他们分疏。 替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佛教,用“成佛”的号召来引导人民走向另一条“解脱苦难”的道路。佛教提出,用忍受苦难和忍受侮辱的不抵抗主义的方法,可得“成佛”(“安忍波罗蜜”);用极度降低物质生活水平的方法,可以“成佛”(“净戒波罗蜜”);用捐助大量财产给寺院的方法,也可以“成佛”(“布施波罗蜜”);此外还有所谓“精进波罗蜜”、“静虑波罗蜜”、“般若波罗蜜”等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664791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3)

    个个都是从实践诸波罗蜜的「悲僧上菩萨」,而他们又都是从布施和忍辱中去开始实践,去勇猛奋进的,关于这点,我们可以从各部派都首立布施波罗蜜,必立忍辱波罗蜜中断定出来。南传的《本生经》和北传的《六...皇后问」因无具体的内容,难以辨别菩萨的身分。其余五百四十六则菩萨的身分表列如下:  第二项菩萨修行的内容  菩萨在过去生中的修行以波罗蜜(Paramita)为内容。波罗(Para)是度、到之意,蜜多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164809.html